上海外国语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复制链接]

123

主题

179

帖子

8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7 12:3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5月16日】Brian James Baer:Studying the Reception of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the Reader主讲人:Brian James Baer
        美国肯特大学教授,《口笔译杂志》主编
主持人:张莹 副教授
主题:Studying the Reception of Translation: The Role of the Reader(翻译接受研究:读者的作用)
时间:2016年5月16日(周一)上午10:00
地点:法国厅
主办:高级翻译学院
主讲人简介:
Brain James Baer 是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俄语及翻译研究教授,翻译学博导, 同时是知名翻译国际期刊《口笔译研究》(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的创刊主编和Bloomsbury出版的“文学文化翻译”丛书系列编者之一。他的专著Other Russia在2011年获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杰出学术专著奖”。 他冠名主编的其他翻译类专著包括Beyond the Ivory Tower: 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 with Geoffrey Koby (2003), Contexts, Subtexts and Pretexts: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 (2011), No Good without Reward: The Selected Writings of Liubov Krichevskaya (2011),Russian Writers on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with Natalia Olshanskaya  (2013),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with Claudia Angelelli (2015).

【05月16日】Paolo Giancane:The increased Chinese cross-border M&A ambitions主题:The increased Chinese cross-border M&A ambitions
时间:2016年5月16日14:50-16:25
地点:松江校区2号楼2220室
主讲人:Paolo Giancane
讲座简介:
In only the first few weeks of 2016, four of the five biggest cross-border deals have involved Chinese groups bidding for US and European assets worth $61.7bn in total. With the Chinese economy entering to a new phase, Chinese buyers are finding foreign assets relatively more attractive. Chinese companies are eyeing opportunities across sector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entertainment and leisure industries. They have also shown a preference for well-known consumer brands.
This master class will provide a first-hand overview of the changing Chinese consumer and how Chinese companies are after foreign assets for growth and to satisfy this new emerging demand.

【05月16日】殷漪:聆听——声音创作的源头
主题:聆听——声音创作的源头
时间:5月16日 (周一)13:00
地点:松江校区1254
主讲人:殷漪
讲座内容:
        听,是为了听见吗?
        由西方古典音乐发展而来的音乐理论,作曲方法和音乐心理学被现代资本成功吸纳和转换,成为当代商业音乐、影视声音创作的基本法则和主流意识,是当代声音制作工业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基础。
       而在商业逻辑之外的艺术理论和实践场域之中,“聆听”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在技术与思考的合力推动下生成了——盲听/现象学聆听和语境/非耳蜗式聆听——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历史上的电子原音(Electroacoustic)、声音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实地录音(Field Recording)、声景(Soundscape)、噪音(Noise)都多少在这两种听觉理论和方法的张力中寻求突破与发展。同时这些音乐声音创作的观念与技法也开始慢慢主动亦或被动地渗透到商业音乐声音工业中。那么,以前作为创作——接受关系中最后出现的“听”如何僭越至创作之前?如何成为创作的源头?
        本次讲座将围绕“聆听”的当代思辨和意义指向,描绘以其为核心的当代声音/音乐的创作全景。
主讲人介绍:
         音乐家、艺术家、艺术活动策划。
         创作领域包括:影像、装置、声音、音乐。
        殷漪早期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现场音乐表演、当代舞、肢体剧场,电影。近年来的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现场个人电脑音乐和基于实地录音的声景创作。
        在过去的几年里,殷漪持续关注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的艺术生态,策划多个活动包括声音艺术展《共振峰》, 实验音乐交流项目《声音传输》,实验音乐节《合声》等。2013年,殷漪受邀为外滩美术馆策划《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

【05月16日】郑咏滟:二语学习者书面语的长期发展:动态系统理论的视角时间:2016年5月16日(周一) 14:30-16:00
地点:上外虹口校区图书馆606会议厅
主办: 国际教育学院
主讲人:郑咏滟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郑咏滟,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英文系副主任。研究兴趣为二语发展研究,动态系统理论,学术素养发展。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见诸《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教学》、System, Language Awareness, English Toda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
内容简介:
    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学者倡导将研究焦点从一次性“习得”转至长期“发展”,从学习的“结果”转向“过程”。一个有效途径是分析二语学习者书面语的语言特征,全面评估其语言发展与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作为二语写作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二语书面语发展研究这几年来蓬勃发展,成果丰硕。本讲座将从动态系统理论角度阐述二语学习者书面语发展的复杂性、动态性特征,并基于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讨论该理论框架下适用的研究设计法则与分析技术手段。本讲座面对的是对二语发展研究、或对动态系统理论框架感兴趣的青年学者、硕博研究生。

【05月17日】顾悦:美国的保守派与自由派:来自民间的考察主 题:美国的保守派与自由派:来自民间的考察
主讲人:顾悦 副教授
时间:5月17日18:00
地点:松江校区5124教室
主办单位:英语学院
主讲人介绍:
顾悦,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上海市“晨光计划”学者,兼任英华人文艺术中心主任。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曾当选上海外国语大学“十大人气公选课教师”。主要从事现当代英美文学、西方文艺理论、人文通识教育、比较文学研究等,兼事诗歌、音乐创作。编著、译著有《美国电影概览》、《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著)、《昆恩的寂静世界》等;主持、参与国家社科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内容简介: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国内政治成为引人注目的热点话题,而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与特朗普(Donald Trump)等非传统力量的出现更是引人瞩目。美国的政治生态究竟脱胎于怎样的文化生态中?美国的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土壤究竟是怎样的?倾向于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普通美国民众的思想、理念、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美国不同的州之间的价值感与生活方式究竟有怎样的区别?讲座将以社会文化的视角,带领大家探讨这些问题。

【05月17日】杨自伍:Shakespeare, the Immortal Poet in the E-Age讲座题目:Shakespeare, the Immortal Poet in the E-Age
主 讲 人:杨自伍
时    间:5月17日(周二)18:00
地    点:5126教室
讲座内容:
莎士比亚,一个难忘的名字,一段不朽的文学传奇。本场讲座中,杨自伍教授将带你走近莎士比亚其人、其作,共品其诗歌之精妙,赏鉴其作品在当下信息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主讲人介绍:
杨自伍,学者、翻译家、编辑。主要作品有:《文学批评原理》、《英国散文名篇欣赏》、《英国文化选本》及《美国文化选本》(共4册)、《傲慢与偏见续集》,其中《近代文学批评史》(全八卷修订本)是世纪出版集团国庆六十周年的献礼书。

【05月18日】梁怡: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题: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时间:2016年5月18日(周三)下午 14:00—16:00
地点:上外虹口校区6号楼704教室
主讲人:梁怡教授
讲座语言:中文
主办:中国学研究所
主讲人介绍:
梁怡,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先后在美国、俄罗斯、德国等20多所境外高校访学和交流。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侧重对国外中共党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情况的评析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2个(《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评析》)、北京市重点项目、市委组织部和市教委面上项目各1个。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2个、省部级项目2个。现主持2014年底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共出版著作、合著9部,发表论文70多篇。专著《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撰写英法德澳加部分)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期待您的参与和交流!

【05月18日】吴刚:自然文学的魅力——从玛丽-米特福德的《我们的村庄》说起 主 题:自然文学的魅力——从玛丽-米特福德的《我们的村庄》说起
时 间: 2016年5月18日(周三)18:30-20:30
地 点: 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楼604会议厅
主讲人: 吴刚
主讲人介绍:
吴刚,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英美文学博士,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研究领域为英语文学及文学理论、翻译学,迄今发表学术论文、专著、教材二十多篇、部,翻译《霍比特人》、《美与孽》等名著小说和《远离芝加哥的地方》等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共四十余部逾四百万字。
内容简介:
自然文学作家的作品是人类心灵与自然之魂的沟通与对话。它们不是对自然印象的简单复印,而是把对自然的领悟与人类特有的智慧结合起来,用艺术的手法来解读自然。讲座通过对自然文学作家作品特点的分析,对《我们的村庄》的选读与剖析,与大家共同欣赏自然文学的魅力,探讨自然对当下社会中人类心灵的救赎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外国语大学论坛  

GMT+8, 2025-5-6 19:52 , Processed in 1.8234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