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外文书店:“老字号”的新气象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160

帖子

7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10: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时代的大潮让传统商业正经受着空前冲击,包括上海外文书店在内的传统书业同样未能幸免。改革开放带来的春潮般的突飞猛进已经难以为继,只有抓住市场脉搏,创新开拓,才能胜人一筹,找到新的增长点,让书店再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文图| 王霞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福州路,短短不到3华里。从19世纪下半叶起,这里就开始聚集起各类书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的书业达到了最鼎盛期,各种门类的书店摩肩接踵般挤在一起,拥有诸如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生活书店、文化书店、北新书局、光明书局、上海书店、启明书局等等約300余家,因此而福州路成为上海滩知名的“文化街”。

而福州路原本的名称“四马路”却渐渐为人们所遗忘,“四马路”在上海开埠时就有、因是通往黄浦江四条土路之一而得名。如果再加上附近平望街(今山东中路)林林总总的各类报馆,这里堪称“海派文化”的源头。

如今的福州路上虽然挤进了许多诸如餐饮、服饰、银行等等其他各类店铺,但窄窄的街道两旁依旧是大小书店林立,文化用品商店比肩,空气中终日弥漫着馥郁的书香。

位于福州路390号的上海外文书店虽然不是这条街上资格最老的书店,却也堪称是老前辈。今年4月第20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恰逢上海外文书店65周年店庆。笔者走进这家老而弥坚的“花甲”书店,一窥其风貌。


老员工是“老字号”的财富

上海外文书店的前身是国际书店上海分店,成立于1950年4月,属北京国际书店和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双重领导。1953年和1956年,先后停止了西书业的进口书刊业务和西书业的私人经营,相关业务亦先后划归国际书店上海分店。1958年8月,正式更名为“上海外文书店(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Bookstore)”,并归上海市出版局领导。

之后的书店几经变迁。1985年5月,在上海外文书店基础上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方性图书进出口公司——上海外文图书公司(Shanghai Book Traders 英文缩写SBT);1992年1月,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并入上海外文图书公司。目前,上海外文书店是上海外文图书公司旗下的主要核心企业。此外,公司还拥有上海美术书店、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等。

说起公司的过去,人们赞不绝口的是当年那些精通业务、十分了得的老员工。说起他们的故事,后辈们至今依旧津津乐道、感慨万千。

门市部有位俄文图书系列的负责人,从未学过俄文,当然也不识俄文字母。但他却“熟能生巧”,硬是把字母当图像来记忆。只要能写出书名,他都能快速而准确地帮助读者找到俄文原版图书。

预定组的一位员工“久病成医”,是上海医药医务行业外文资料的“活检索”。凡是询问他相关的医药问题,他都可以帮助医生们、学者们找到合适的参考书籍。

影印门市部一位老员工人称“活目录”,读者要什么书,他都能信手拿来。如果没有,也会马上介绍同类书籍。因此,他接待的读者没有一个不满意的。他的“诀窍”就是勤奋二字:目录勤看,做到心中有数;书籍勤摸,直到书名、作者、甚至颜色、厚薄统统记熟;缺书勤添,售缺及时添配,终于练就一身好功夫。

在外文书店里,还有员工曾经帮助过著名工人发明家王林鹤发明高压电器,帮助过复旦大学工人电光源专家蔡祖泉的“小太阳”亮了起来,还让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的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生从断指再植的外文资料中得到启示。一些员工还因“书缘”而与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固体物理学家谢希德教授、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等老专家们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在五六十年代,上海外文书店是全国少有的能销售进口图书的书店,那个时候,这里是外文专家、科技工作者购买原版图书的首选书店。巴金先生就经常光顾这里,购买世界语等外文书籍。因此,店里老一辈员工们的这些独特“功夫”,不仅深深凝聚了他们对这份事业的挚爱和奉献。也为那些求知若渴的老一辈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如今科技发达了,图书管理和营销上的很多工作变得更轻松、更容易了。但书店老员工们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尊重和传承。上海外文书店这样的“老牌”书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内在的精气神。

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

19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犹如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也给上海外文书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机会首先来自社会上的外语学习高潮。国门再次打开,让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成了许多人学习、工作、生活的新需求,更是参加高考、应试应聘、出国留学的必备条件。然而,外语教材的稀缺成了一大瓶颈。一时间,《英语900句》《灵格风英语教程》《基础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Essential English》等等外文学习书籍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而能够提供这类书源的上海外文书店自然也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场所。老职工们回忆,那时排队购买这类外语学习教材的人们能够围着书店周边的马路转好几个圈,抢购中甚至还发生过大门被挤倒的事故,幸而没有伤人。《英语小辞典》《薄冰英语语法手册》的再版还曾一次次造成福州路的交通堵塞。“学外文,找‘外文’”一时间成为沪上外语爱好者的口口相传之语。

随着外语学习热潮而来的是有声读物的兴起。上海外文书店自制的《基础英语》《英语900句》等外语音带深受读者喜爱,书店也因此而成为国内发行系统中最早从事音带录制生产的单位。然而,从以销售纸质图书为主转向销售有声读物(录音带),会有“不务正业”之嫌,这曾引发店内一场争论。

同时,书店也还面临着“设备跟不上,场地跟不上,人手跟不上”的困难挑战。于是,店里的共青团员们组成了“青年突击队”,和复员军人中的青年党员们一起挑起了销售有声读物的大梁。进口高速复录机设备,租借录制场地,突击队员们全员加班加点……录音带业务的发展为书店带来了久违的黄金发展期,为上海外文书店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积极开拓新业务起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

图书进口权的取得也是推进上海外文书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在1985年之前,由于上海外文书店只是个非贸易单位,没有图书进口权,向国外订货是由国家统一归口于北京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不只是流程复杂,效率低下,而且到货速度缓慢,犹似一架“独木桥”,难以拓展。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书店领导再次策划新的体制改革,终于在1985年5月得到上海市出版局批准与国家财政部同意,在书店基础上组建上海外文图书公司,每年分配到进口图书外汇,从而成为上海市首家图书进出口外贸单位。

趁此东风,公司举办了“国际图书博览会”,诚邀欧美港澳地区部分大出版商参加,会展期间与美、英、德、法、荷兰、香港等几十家外商签订了贸易业务关系,由此起步开始走向世界。由于上海这样的成功案例,其他省市也相继借鉴,织成了多渠道的销售网络就像一座座的“立交桥”,连接起了中外文化产品的交流与贸易。

为了给到上海观光、工作的“老外”们提供更好服务,上海外文书店还积极“走出去”,在上海机场、宾馆等涉外场所开设了50多处售书处或供销点,那些介绍中国、介绍上海的图书、期刊、画册,那些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剪纸、书签、拓片……不只带来了更多码洋,更是扩展了上海外文书店的品牌影响力。



创新方能老树抽新枝

网络时代的大潮让传统商业正经受着的空前冲击,包括上海外文书店在内的传统书业同样未能幸免。改革开放带来的春潮般的突飞猛进已经难以为继,只有抓住市场脉搏,创新开拓,才能胜人一筹,找到新的增长点,让书店再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海外文书店是幸运的。还在计算机应用刚刚起步的1986年,公司领导就下决策花大价钱购进了一台VAX-11/750小型机,这让一些专业人士都十分惊讶。要知道,这种小型机设备当时只有大学、科研院所、金融等单位才会使用,而图书销售企业使用前所未闻。这标志着上海外文书店运用计算机管理业务的开始,更体现了公司领导对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公司的远见和魄力。

1994年,书店已经自行开发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和工作效率步入全新时代。2002年,这一系统进行了全面更新,对进、销、调、存各个环节进行实时业务分析,从而加强了对销售各个环节的跟踪,使得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公司线上业务已经形成规模,公司官网早已开通,与亚马逊、天猫、京东、当当等第三方平台上的网上销售合作平稳开展,还正积极开拓电子书和POD等新型业务。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发展,是上海外文图书公司正在努力的方向。

与此同时,传统的实体经营仍在创意理念的指导下持续地推进中。

福州路390号的“旗舰店”不断地在做着精心调整、创新,从而为读者营造更好、更舒适的购书环境。

一楼东侧的“老外”专柜提供大量介绍中国历史、地理、文化、风情、中医、餐饮、经济、法律等各语种书籍与图册,是在上海的“老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一楼西侧开设的咖啡吧,飘散着淡淡的咖啡香。二楼的小语种专区汇聚了近50个语种的学习资料,由于品目繁多且销售量又少,很难盈利,但这里却是小语种读者的必到之处。同一楼层相隔不远的旧书摊毫不起眼,却非常贴心地为人们提供了廉价旧书,时时引来不少淘书者。

四楼的日文专柜可算是日语读者心中的“最爱展铺”。在上海,学习日语的人始终呈现增长态势,许多年轻人非常喜爱阅读、收藏印刷精美、品质优良的日文原版图书。书店捕捉到了这一市场信号,专设了“上海外文书店日文部”官方微博,使之成为书店与读者之间无距离交流的平台。这里展示着日本明星写真集、日文时尚杂志、流行漫画单行本、著名漫画家画册、绘本以及原版小说等。最富特色的Animate动漫周边产品,每有新品上架,读者们经由官方微博得到消息后,便会纷至沓来,欢喜异常。

上海外文书店在上海博物馆、浦东碧云路、古北家乐福以及世博园区的中华艺术宫还设有四家实体店,其中的“上海艺术宫店”以最富有艺术气息的创意和创新而成为书店这棵古树发出的新枝芽。这里原来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所在地。2012年,原上海美术馆华丽转身,入住中国馆,开创了“中华艺术宫”的新纪元。

随后,上海外文书店受到荣誉邀请,入驻营业。“老店新开”,透过现代简约设计,汇聚各方艺术书籍,让人流连忘返。在读者眼里,这个小巧玲珑的书店“很小资”,艺术类书籍“印刷精美”,“基础学习的、专业的、原版的应有尽有”,“喜欢艺术的朋友可以常去看看”。还有读者称赞道:“环境非常好,闻闻书香感觉很放松。”中华艺术宫店已经成为上海外文书店展示的新窗口,起步的新起点。

65年来,上海外文书店与这座城市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

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上海外文书店正艰难却顽强地继续发展着。

这里,向上海外文书店和所有正在坚守的老书店们送上我们的诚挚敬意和衷心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外国语大学论坛  

GMT+8, 2025-5-8 03:05 , Processed in 1.8020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