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宇宙奥秘——炎黄外国语学校研学活动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77

帖子

8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01:2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et`s go,探索宇宙奥秘
炎黄外国语学校研学活动

    在群星满天的夜晚仰望夜空,你看到了漫天的繁星、灿烂的银河、飞驰的流星……星空的美丽,使人感到神奇无比。星星们顽皮地眨着眼睛,好像在说:“知道我是谁吗?”是的,你能逐个说出它们的名字,跟它们交朋友吗?掌握观天的本领,认识天文常识,培养天文兴趣。
    让灿烂的星空伴你成长,祝你一生幸福!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

    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5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其中13.7米射电望远镜目前是我国唯一的,最大的毫米波望远镜。台上还保留了一部分古代天文仪器如天球仪、浑仪、简仪挂表、地平经纬仪等。
创建背景
    1913年10月,日本在东京召开亚洲各国观象台台长会议,他们邀请法国教会在上海的观象台代表中国,消息传出,举国哗然,而知识界尤甚。当时的中央观象台台长高鲁,发誓建造一座能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天文台,后高鲁转任法国公使,由厦门大学天文系主任余青松接任。当时的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提出,天文台必须按照中式风格设计,中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屋顶和房檐,但天文观测却需要圆形屋顶,这一棘手的问题被交给杨廷宝领衔的基泰工程司。最终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风景秀丽的第三峰上。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
The meaning oftravel     
    登上紫金山天文台去了解浩瀚无垠的宇宙。
    相信同学们再参观完紫金山天文台后,一定对浩瀚无垠的宇宙有着无限的遐想。事实上,宇宙其实跟我们的距离也很近。



摆个造型~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至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天文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占星术,即通过天体的运行来占卜凶吉祸福,预测自然灾害、战争的输赢和个人的命运。



浑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思。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最初,浑仪的结构很简单,只有三个圆环和一根金属轴。最外面的那个圆环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环”;中间固定着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 “赤道环”;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叫做“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着一根望筒, 称为窥管。窥管可以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窥管对准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后来,古人为了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儿个圆环,也就是说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西汉落下闳、东汉贾逵、唐李淳风等都设计制造过浑仪,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浑仪是明正统年间所造的。

圭表是古代汉族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20世纪,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了。据说,日晷还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圭表是测定正午的日影长度以定节令,定回归年或阳历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所测定的回归年数值的准确度都居世界第一。通过进一步研究计算,古代汉族学者还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圭表日影长度。这样,圭表不仅可以用来制定节令,而且还可以用来在历书中排出未来的阳历年以及二十四个节令的日期,作为指导汉族劳动人民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
    中间固定着的圆环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 “赤道环”;最里面的圆环可以绕金属轴旋转,叫做“赤经环”,赤经环与金属轴相交于两点,一点指向北天极,另一点指向南天极。在赤经环面上装着一根望筒, 称为窥管。窥管可以绕赤经环中心转动,用窥管对准某颗星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后来,古人为了便于观测太阳、行星和月球等天体,在浑仪内又添置了儿个圆环,也就是说环内再套环,使浑仪成为多种用途的天文观测仪器。
    西汉落下闳、东汉贾逵、唐李淳风等都设计制造过浑仪,陈列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浑仪是明正统年间所造的。


简仪,是元代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它与浑仪一样用于测量天体的位置。但是,浑仪的结构比较繁杂,观测时经常发生环与环相互阻挡视线的现象,使用极不方便。郭守敬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化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安装在一个底座上,每个装置都十分简单实用。简仪的结构和使用上都比浑仪简单,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天空一览无余,故称简仪。简仪的创制,是中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的1598年才由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
简仪的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环”;另一个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叫做“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支撑着整个观测装置,使这个装置保持着北高南低的形状。这是我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置,要比欧洲人使用赤道装置早500年左右。

各类古代天文仪器参观,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天外来客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再夏夜蝉鸣的夜晚,对着天空刹那划过的流行许过小小的愿望。流星呢,其实就是太空陨石跟地球打气层摩擦发光发热所产生的自然现象。而这些流星最后有一小部分,会留存下来,落在地球上,那就是陨石!


NanJingle university
Pic from 维阅研学
探究宇宙奥秘,高等学府游学。
专业大学教师知识讲座。
南大校园,行进中。
美丽校园
  樊教授的银河系专业课,开堂啦~~

■ ■■■■跟着樊教授,走进我们既熟悉,却又不了解的共同家园——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15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黑洞,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100亿倍。
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000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状区域,那里恒星少,密度小,被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

亲手制作我们的太阳系模型~~~~~


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你好!未来。

1、在太阳系哪个行星上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为什么?
                                       
2、它在行星最内侧,也是八大行星里最小的一颗行星是哪个?
                                             
3、2015年,美国宇航局宣布在哪颗行星上发现存在流动水?
                                    

4、哪个行星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传最快的行星?
                                                               
5、太阳系里,有一颗行星它有一个暗淡的行星环系统,已知卫星有27颗,并且它的温度最低,你知道这颗的行星的名字吗?
                                                               
6、金星上的大气压是地球上的多少倍?
                                                               
7、牛郎星与织女星相距多远?
                                                               
8、银河系有多大?
                                                               
9、银河系约有多少颗象太阳的恒星?
                                                               
10、太阳系有高级生命存在吗?
                                    

浩瀚宇宙,我们知道的还太少太少。等着我们未来去继续探索发现,下一个天文学家,也许就是你!
知行天下,学以致用。
                    维阅研学
关注“维阅研学”微信公众号:wewill-0511
更多研学咨询一起分享
维阅客服二维码微信号:WeWill0511
电话:

0511-8705995715806107177地址:镇江市双井路18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302

积分

注册用户

积分
302
沙发
发表于 2021-1-8 19:49:2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帮你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外国语大学论坛  

GMT+8, 2025-5-6 12:12 , Processed in 1.7324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