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教育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哪个更重要?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177

帖子

8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0:2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教育公平分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方面。就目前而言,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进入重点学校,但是至少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因而,教育在此意义上实现了机会公平。为了达到最终的结果公平,教育的过程公平成为关键的环节。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正是教育过程公平的重要内容。因为,即使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学校,但如果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买不起教科书、吃不起饭、无法维持在校的基本生活,这部分学生就会因上不起学而辍学,那么机会公平对其而言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就充当着为学生提供基本保障的角色,保证让学生能够“上得起学”。但如果这种服务缺失,或者无法落实到学生身上,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导致辍学的发生。

  调查显示,“十二五”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对非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和县城学校的学生有所倾向和侧重,这是符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共享、协调的发展理念的。尤其是免书本费的覆盖率达到50%以上,而且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享受免书本费服务的机会差异极小,令人欣慰。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比例与“十二五”规划所设定的目标覆盖率100%还有很大差距。“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国家基本标准规定要“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教科书”。虽然农村学校的学生享受免书本费的比例较高,但仍然未达到100%的目标覆盖率。这表明农村学生免书本费服务的推广和落实工作仍然很艰巨,中央和地方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还需联手加大对农村免书本费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

  此外,免费午餐的覆盖率很低,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住校生的免费午餐成为最薄弱的环节。初中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营养膳食跟不上会导致瘦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成长。部分学生因离家较远,需要在校吃午饭,营养膳食更为重要,对于住校生而言尤其如此。因此,相关部门应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住校生)提供足够的免费午餐,有条件的地区应该提供更多的营养膳食。

  另外,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享受贫困生补助的覆盖率与目标覆盖率的差距更大。“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国家基本标准规定“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享受贫困生补助的覆盖率为100%,而实际覆盖率只有约30%,有相当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得到贫困生补助,因此,距完成贫困生补助的工作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有少部分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得到了贫困生补助,这说明贫困生补助的发放存在瞄准不当的问题。贫困生补助能够解决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避免出现上不起学的情况。因此,“十三五”期间,除了扩大贫困生补助的覆盖面以外,还应对贫困生进行瞄准,精准发放贫困生补助,将助学金用在其应有之处,发挥最大的效用。

  尽管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享受免书本费的机会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在免费午餐和贫困生补助方面却存在一定差距。外来流动人口中也存在相当比例的困难家庭,他们也需要免费午餐和贫困生补助的服务。外地学生享受免费午餐和贫困生补助的机会低于本地学生的事实提示我们需要去除户籍壁垒,保证外地学生与本地学生有同等的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机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承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就意味着外来流动人口应与本地学生有同等的机会享有各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因此,对于免费午餐和贫困生补助的发放不应因学生的户籍所在地是否为本地而异,而应该对本地学生和外来学生一视同仁,破除歧视政策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2016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要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宁夏等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会议强调要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把提升最贫困地区教育供给能力和最困难人群受教育水平作为重点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推动实现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
1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合理布局教学点,按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和教师。改善寄宿制学校教学、图书、就餐、取暖等条件,加快消除“大通铺”现象。到2018年基本解决县城和乡镇学校超大班额问题。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扩大乡村教师特设岗位数量,采取免费教育、学费补偿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教师。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完善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逐步分类推进中职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推广现代学徒制,推行校企联合,强化实习实训,增强实践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新建和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条件,加快实现宽带接入,率先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到2020年使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4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扩大中西部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各重点支持建设一所高校。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这14个省份包括:
  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江西、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13个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办好农村学前教育  支持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尤其是民办托幼机构发展。
6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增强学生发展能力
  搞好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教资源中心建设,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比例。会议要求,要强化地方发展教育主体责任,通过改革创新留住人才、用好教育资源。
相关链接 现有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北京(24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辽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1所):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8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

江苏(7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1所):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1所):厦门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2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

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四川(4所):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5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7月7日15版《过程公平是实现结果公平的关键》、新华网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编辑:兰亚妮、孙嘉靖、张永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外国语大学论坛  

GMT+8, 2025-5-8 05:30 , Processed in 1.89510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